确诊动脉瘤的“金标准”是全脑血管造影术(DSA)
近日,天坛·燕达脑科中心神经内科接诊了一名49岁男性病人。这名病人平时经常间断性头痛,一直不在意,直到突然出现剧烈的头痛,恶心、呕吐,意识不清才赶到燕郊某医院。经检查脑CT医生告诉他,他患上了“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19天后头痛减轻。进一步转往天坛·燕达脑科中心神经内科,天坛医院张玉梅主任查看病人后,考虑患者合并有动脉瘤,安排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术(DSA),术后确诊患者右侧颈内动脉后膝段大动脉瘤。医生告诉他需要jue对卧床、密切监护,还告诉他这种病非常凶险,随时可能出现生命危险。
现实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头痛,但很多人可能并不在意,多数时候人们可能觉得“头痛就是没有休息好,睡一觉就好了”。就像前面提到的这名病人,平时经常性的头痛就是因为动脉瘤造成的,但是因为疏忽大意而酿成了大祸。事实上在神经科门诊中,经常会见到有一些头痛、头晕、头鸣、耳鸣等症状的病人,其中就有一些人就可能患有动脉瘤;这些症状可能仅仅是起警示作用的冰山一角,其背后隐藏的才是真正元凶——动脉瘤。
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患有动脉瘤?该怎样排除诊断?如果伴有动脉瘤该如何预防破裂?又该如何预防动脉瘤的发生?
所谓动脉瘤是脑内动脉血管壁上像吹气球一样鼓出一个”小包“,此处管壁薄如纸张,非常容易破裂;往往在情绪激动或剧烈运动(用力、咳嗽、排便、性生活等)时突然发生破裂,大量血液流入脑内蛛网膜下腔的脑底部各脑池中,病人出现爆裂样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烦躁,意识不清,偏瘫、失语、眼肌麻痹、感觉障碍,抽搐发作等。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AH)。动脉瘤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在SAH的一级亲属中,约4%的人有动脉瘤;20%患者有2个或2个以上动脉瘤,多位于对侧相同的动脉,成为”镜像动脉瘤“。也就是说一个人脑内存在2个以上的动脉瘤。
SAH是脑卒中当中(zui)为凶险的类型,10%患者在接受治疗前死亡,30天内的病死率约25%。颅内动脉瘤破裂占SAH所有发病原因的50%~85%,瘤破裂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病、吸烟、过量饮酒、既往动脉瘤破裂史、动脉瘤体积过大、多发性动脉瘤等。SAH主要并发症再出血、脑血管痉挛、脑积水。消除动脉瘤(zui)好的办法就是手术夹闭或者介入栓塞动脉瘤,一般选择早期(3天)或晚期病情稳定后手术。影响病人预后的(zui)重要的因素,是发病后的时间间隔和意识水平,也就是说不能及时就诊或者发病后处于昏迷状态的病人预后可能不好。SAH再出血的死亡率是50%,发病后24小时以内再出血风险(zui)大,以后4周内再出血的风险均较高。累计再出血率病后14天为20%~25%,1个月时为30%,6个月时为2%~4%。
确诊动脉瘤的”金标准“是全脑血管造影术(DSA),天坛·燕达脑科中心神经内科成立7个月以来已经完成近50例,发现动脉瘤者占一半以上。当然,并不是所有头痛、头晕、头鸣的病人都需要造影检查,但是及时进行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或者CT血管成像、以及其他相关检查时很有必要的,需要有经验的专科医生正确筛选适应症,避免漏诊、误诊。所以,如果你经常伴有上述不适,请及时到有条件的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作者:燕达医院神经内科 王诗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