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房颤)是美国发病率(zui)高的心律失常,也是我国仅次于室性早搏后第二位常见的心律失常。我国普通人群房颤发生率约为0.4%,心血管病患者房颤发生率为4%,而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房颤发生率高达40%。因此,房颤既是医生热衷的话题,又是普通百姓关注的焦点。
“心律失常的爷爷”
国外学者把房颤趣称为“the grandfather of arrhythmias”(心律失常的爷爷),表明医学界发现及研究房颤的时间较其他心律失常更早、历史更悠久。
早在1611年,47岁的莎士比亚写到,“我的身体在颤抖,我的心在疯狂地舞动着,但这并没有引起我的快乐”,这段话被医学史认定是对房颤(zui)早的描述。5 年后,年仅52岁的莎翁溘然谢世。17年后,英国zhu名生理学家、解剖学家威廉·哈维(William Harvey)shou次在动物体上直视了房颤的发生,他写到,“受试动物的右心房发生了一种极不规律的特殊运动,此时心房已丧失了规律收缩,变成一种蠕动”,Harvey这一形象而逼真的记录距今已381年。
直到1906年,荷兰心电学大师艾因特霍芬(Einthoven)shou次记录到房颤的心电图。房颤漫长而悠久的研究史,使其无愧于“the grandfather of arrhythmias”之称号。
“爷爷的心律失常 ”
针对房颤发生率的研究表明,与上世纪70年代相比,上世纪90年代房颤发生率骤升2倍。深入研究发现,房颤发生率骤升的原因之一是社会人口的老龄化。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在60岁后房颤发生率均陡然上升(图1),而80岁以上的人群房颤发生率达8%,且年龄每增长1岁,房颤发生率升高2%,因此当今房颤又被誉为“爷爷的心律失常”(the atrial arrhythmias of grandfather)。
研究证实,随着年龄增长,人的心脏将发生生理性退行性改变,心房肌纤维化进行性加重,片状的纤维化使正常心房肌大量丧失,进而形成房颤发生的病理学基础。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房颤可被视为一种高龄者的退行性病变。
房颤的连缀现象
“龙生龙,凤生凤”常用于强调家庭因素对个体的影响,对于房颤也有异曲同工的说法,即“Sinus rhythm begets sinus rhythm,atrial fibrillation begets atrial fibrillation”,直译为“窦性心律(窦律)生窦律,房颤生房颤”。
这种说法体现了房颤发生后的连缀现象,即房颤时间越长就越容易,即使中间转复为窦律也容易再发房颤。这是由于房颤的发生可引起心脏电重构与解剖学重构,成为房颤及复发的基础。
上述连缀现象恰恰解释了房颤发病的临床特征,即随着房颤发生时间的推移,患者房颤发作越频繁,时间越长,一段时间后,阵发性房颤将进展为性或慢性房颤。这警示临床医生,患者初发房颤后应尽快转复为窦律,窦律的长期维持可使房颤的连缀现象逐渐消失。
粗颤转化为细颤
粗颤指心电图上房颤f波振幅>0.2 mV,而振幅<0.2 mV则为细颤。在房颤初发时,心电图常报告存在粗颤波,1~2年后粗颤波转变为细颤波,提示房颤波的振幅能随着病程迁延而降低。
上述现象是由于初发房颤时,房颤波的频率相对较低,每个心房微折返所累及的心房肌面积相对较大,形成f波的振幅则高。随着病情进展,f波频率变快,微折返更加碎裂,累及的心房肌面积变小,因此f波的振幅将变低。
与之相似,房颤初发时常为快房颤,几年后转变为慢房颤。快房颤指心室率>100次/分的房颤,而<100次/分为慢房颤。从快房颤逐渐变为慢房颤的机制是:快速而不规律的房颤波(350~650次/分)试图穿越房室结下传激动心室,每穿越一次则引发一次心室激动。快房颤时房颤波能较多穿过房室结造成心室率加快,而当房颤波变得碎裂时,其振幅变低,此时房颤波的数量将明显增加。这好似房室结就是一扇城门,当通过城门的人数较少时,相对秩序较好,拥挤程度低,能顺利通过的人数较多。相反,当城门一侧堆积的人数过多时,秩序杂乱,通过城门的人数反而减少,继而转变为慢房颤。
房颤-室颤-猝死链
临床医生对室速-室颤-猝死疾病链并不陌生,而房颤-室颤-猝死是近年在置入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的患者中新发现的疾病链。
ICD记录的资料表明,18%的室颤患者率先发生的是房颤,房颤伴有快速心室率会恶化心功能,激活患者交感神经系统,并通过长短周期现象触发室颤,在上述 3种因素作用下,不少房颤能恶化并演变为室颤,进而引发猝死。因此,房颤并非良性心律失常,其引发临床恶性事件的后果应引起重视。
房颤的难兄难弟
房性心动过速(房速)、心房扑动(房扑)与房颤属于同一类型的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三者发作时的心房率各异,分别为150~250次/分、250~350次 /分及350~650 次/分。除心房率不同外,三者的发生机制也不同。临床上同一患者可能同时兼有3种心律失常,且三者常互相转换,互为因果。因此,三者常被视为难兄难弟,能用相同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及射频术治疗。
迷宫术与房颤
1985年,考克斯(Cox)提出并创立了治疗房颤的外科迷宫术(Maze)。他通过动物试验发现,房颤时的折返波主要环绕在心房腔内的各种解剖学开口部位,通过手术切割将这些部位解剖学的完整性破坏后,能够预防房颤发生。因此,在心房的多个部位、多个方向,用手术刀做线性切割,把整个心房用切割线隔离成大小不等、互相连通的区域,形成一个迷宫样的阵式,这使房颤发生后的f波只能在一个小的局部运行而传播不到其他区域(图2),可达到房颤波在心房局部区域自生自灭的效果。
图中人物考克斯(Cox)
Cox创立的迷宫术使房颤的外科治疗发生了质的突破。2000年公布的一组346例房颤迷宫术治疗结果表明,手术总成功率达99%,长期随访结果也令人鼓舞。
房颤的“律率”之争
房颤药物治疗包括抗凝、心室率控制、转复窦律及维持窦律4种。近年来,心率控制与节律控制孰劣孰优的争论不绝于耳。主张节律控制者认为,将房颤转为窦律并用药物维持,可(zui)大程度地降低疾病危害,达到房颤药物治疗的(zui)佳目标。而力举心率控制者认为,节律控制的益处与危害几乎等同,不可勉强为之,且数项循证医学证据也表明,房颤心室率被有效控制后的患者,其(zui)终预后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节律控制者相同。这提示有效控制心室率也能达到理想的临床治疗目的。
两派学者各持己见、据理力争,其中符合科学规律的理论与方法必将是(zui)终赢家。换言之,当房颤患者经过治疗可转为窦律并维持时,临床医生应当毫不犹疑地全力为之。当患者经治疗后不易转复为窦律或转复后不易维持时,医生不能勉强为之,此时应当选择积极控制心室率的治疗策略。因此,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个体化治疗才是房颤治疗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