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中央人口医药卫生委员会委员卢长林是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的主任医师,被派驻在河北燕达医院支援“京津冀医疗一体化”建设已经有5年多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坚持在燕达医院出门诊、查房,抗疫和临床工作两不误。不过,面对一些病人的不安与恐惧,卢长林也展开了深度思考。
“有些患者很担心甚至恐惧,虽然已经明确告知他没有罹患新冠肺炎,但是患者还是会问,是不是可以做核酸检测。而另一方面,还存在一些已经确诊的患者瞒报病情。这些心理问题都是在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时表现出的无序反应。”卢长林感慨,我国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急需完善。
“重大疫情防控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分,所以我们真的有必要总结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经验教训,针对暴露出来的明显短板,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完善我国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卢长林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2·23”重要讲话,感到其中多次强调的“疫情防控重在科学防治,贵在精准施策”太重要了。
卢长林体会到,流行病学是疾病预防控制的基本专业知识支持,主要包括疾病监测、疫情报告、现场调查,以及公共卫生决策。如果专家与决策者之间的沟通渠道不通畅,公共卫生信息就难以转化为及时、有效的决策。“现在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式,还不能体现出完整的机制性。”
经过反复思考,卢长林准备通过所在的党派提交一份关于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的建议,其中关键是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有必要实行专人、专部门与专项基金投入管理,让具有流行病学背景的专家(如呼吸科专家,感染科专家以及重症医学专家)共同参与,并把预防为先的国家疫情预警机制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此外,卢长林建议,应建立感染病人个体化的治疗与分层诊疗机制,实行疫区病人管理办法,做到有法可依;特别是做到重症病人管理与轻症病人管理有效甄别和合理分级分层治疗,特别要明确重症患者的救治措施与流程,不断减少因早期治疗不合理带给患者的不良预后,甚或死亡。
“事实上,重症患者的‘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是阻断疫情的关键所在,重症患者是主要的长期传染源。合理有效地治疗重症患者是防治疫情传播和发展的重要环节。”
卢长林说,精准治疗重症患者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精准施策”的重要体现:“导致本次疫情蔓延的原因很多,其中就包括早期对重症病人隔离治疗不充分、认知不充分、存在侥幸心理等因素导致的治疗起伏与失败,增加了医源性病人死亡率。
“重大疫情,特别是病毒接触感染,往往病程早期病毒毒性强,病死率较高,危重症患者的治疗要兼顾多脏器的保护与多脏器损伤的治疗,特别要关注有基础疾病的中老年人,应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精准预防措施。同时,应特别注意预防轻症患者转化为重症患者。”卢长林建议。
专家介绍:
来源:人民政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