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理组织学分类
结直肠息肉的分类方法很多,目前国内外较常应用的是Moson的组织学分类[9]:(1)炎症性息肉,常发生于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多发时可布满整个结直肠,称为“假性息肉病”;(2)增生性息肉,国外文献报道(zui)为常见,但有时因外形较小在常规结肠镜检查中被忽略,大的增生性息肉在肉眼下很难与肿瘤性息肉相鉴别。组织化学及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增生性息肉可发生腺瘤性改变;(3)腺瘤性息肉,国内报道(zui)为常见,又分为腺管状、绒毛状和混合性3类。腺瘤性息肉被认为是结肠癌的癌前病变,其癌变的发生与腺瘤的大小、绒毛含量及异型增生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4)错构瘤性息肉。
(二)临床表现
多数结直肠息肉起病隐匿,临床上可无任何症状。一些较大的息肉可引起肠道症状,主要为大便习惯改变、次数增多、便中带有黏液或黏液血便、便秘、腹痛及肿物自肛门脱出和贫血等。
(三)诊断
X线钡剂灌肠虽能通过钡剂的充盈缺损敏感地发现结直肠息肉,但对病变不能正确分类和定性。内镜检查因其可通过组织活检和细胞学刷片检查而能确定病变性质,成为确诊和发现结直肠息肉的主要手段。内镜下腺瘤性息肉呈球形或半球形,表面光滑,可有浅裂沟,明显充血发红,而增生性息肉常为灰白色,以此可与腺瘤性息肉相鉴别。结直肠息肉的确诊仍宜行全息肉病理检查,对多发性息肉应对各个部位有代表性的息肉取材活检。
(四)治疗
结直肠息肉的处理原则是发现息肉即行摘除。内镜下息肉摘除是息肉切除的主要手段,包括高频电凝圈套、高频电凝灼除法、活检钳除法、激光气化及微波透热法等。对单发或少数球状小息肉首先予活检钳钳除法,多发半球状小息肉予电凝灼除法,而有蒂息肉则首先用圈套法,10枚以上的息肉予分期分批摘除;对广基息肉、疑有恶变的息肉及内镜治疗困难的多发性腺瘤,应予外科手术切除。另外,结直肠息肉的再检出率较高,Winawer等[1]报道为30%~50%,所以,为保持肠道的无息肉状态,防止结直肠癌的发生,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应定期大便潜血及内镜复查,一般每3年1次[10]。腺瘤性息肉切除后再发新腺瘤及局部腺瘤复发的危险性各不相同,多个腺瘤、直径超过2 cm、广基的绒毛状或混合性腺瘤、腺瘤有重度异型增生或伴原位癌者为复发的高危患者,宜于术后3~6个月内镜检查,若阴性隔6~9个月再检查1次,如再次阴性,可隔1年检查,如仍为阴性,每3年再检查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