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理组织学分类
与胃息肉相比,十二指肠息肉的发病率相对较低。十二指肠息肉多发生于降部,球部少见。其病理组织学分类与胃息肉相似,分为炎性假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及腺瘤性息肉,腺瘤性息肉亦可分为管状、绒毛状及混合性腺瘤3种。Matsui等对263例十二指肠息肉进行内镜活检病理研究,仅检出腺瘤14例(5.3%)。十二指肠绒毛状腺瘤的癌变率为20%~40%,亦有报道高达80%。Brunner腺瘤不属肿瘤性息肉,而是黏膜下十二指肠腺的增生,可能与胃酸分泌紊乱有关。
(二)临床表现
十二指肠息肉可见于任何年龄,以40~60岁多见,男女发病率大致相等。由于息肉生长部位常与胆胰引流系统有密切关系,十二指肠肠腔相对较小,故常引起各种症状。常见的临床表现有上腹痛、上消化道出血、体重下降、腹部不适、恶心呕吐及黄疸等,少数绒毛状腺瘤可引起腹泻,息肉压迫胰管可引起急性胰腺炎等。
(三)诊断
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是诊断十二指肠息肉的(zui)重要方法,内镜的选择以侧视镜优于前视镜,两者结合应用效果更佳。内镜下息肉表现为有长蒂或亚蒂的结节状隆起,因其癌变多发生于息肉的基底部,内镜活检应行全息肉活检。X线钡餐检查能发现较大的息肉,十二指肠低张造影能进一步提高病变的检出率,绒毛状腺瘤可呈特异性的“肥皂泡”征者,约占37%。
(四)治疗
已明确诊断的十二指肠炎性假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可定期随访,单发和有长蒂的息肉可在内镜下用圈套器切除,较小者可用微波或激光凝除,腺瘤性息肉主要依靠手术切除。手术方式根据息肉大小、部位及组织类型而定,腺瘤较小且距十二指肠乳头有一定距离者可行局部肠壁楔形切除,腺瘤较大或为多发性者可行部分肠段切除,累及壶腹部疑有恶变时可行部分胰十二指肠切除。舒林酸(sulindac)为非甾体抗炎药,许多临床研究表明舒林酸能控制十二指肠及结直肠腺瘤的生长和细胞增殖,并使十二指肠的早期息肉消失,但有研究发现舒林酸的疗效依赖于其用药时间,停药后腺瘤可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