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达医院京津冀医疗协同再突破 三地医保实时结算仍为制约瓶颈
导读
作为京津冀医疗协同发展的样本,河北燕达医院与北京市多家三甲医院达成深度合作协议,提升了河北省的医疗水平,并疏散了部分患者群体,与此同时,在医疗资源的支持下,燕达医院开发了“医养结合”模式的养老健康项目。但京津冀三地的医保实时结算仍存在政策瓶颈。
本报记者 朱萍 河北燕郊报道
2015年11月1日,京津冀医疗协同发展又迎来新进展,河北燕达医院与北京中医医院正式合作共建“北京中医医院·燕达中医诊疗中心”。
这已经不是燕达医院次与北京三甲医院建立京冀医疗合作关系了,自2014年以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推动下,燕达医院先后与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天坛医院、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分别达成长期紧密的战略合作。
燕达医院地处河北燕郊,于2010年8月正式运营,是一所按照JCI硬件标准建造的三级综合、非营利性民营医院,隶属于燕达国际健康城所属五大独立板块之一。在与北京中医医院的合作仪式上,北京市、河北省市卫计委主任;北京市、河北省中医药局局长,以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各相关部门领导悉数出席。
除两地医院间的合作外,北京市卫计委已将燕达医院纳入北京市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名单,该院已成为京津冀医疗协同发展的样本。
与北京各大三甲医院达成战略合作,为燕达医院带来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在2014年5月9日与朝阳医院签订合作协议合作后的半年内,燕达医院门诊量比上一年翻了一番,住院量和手术量同比翻了两番。
这同时也促进了燕达“医养结合模式”养老健康项目的落地,目前燕达养护中心入住率达到90%以上。
“此前,我们预计养护中心的回报期长达十年,但医院的发展有望缩短这个时间。”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下称“燕达养护中心”)常务副总经理白杰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
在业内看来,养老产业的瓶颈在于时间成本与专业护理团队的建立,而燕达养老地产与医疗结合的“医养结合”模式或为养老健康产业的样本。
不过,京津冀医疗协同也面临着一些政策瓶颈,如,尽管燕达医院作为京津冀合作医疗方面的先行试点,从而实现了京冀医保对接,但两地医保仍无法实现实时结算等。
医院对接,医保滞后
对于北京中医医院与河北燕达医院的正式签约,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表示,“这是北京中医医院在继张家口、延庆之后,一次更为深入、更具战略性的合作共建,将在扎根百姓的基础之上,利用3-5年的时间成为京东地区具有一定诊疗技术水平和规模的中医综合诊治目的地,聚力推动京津冀中医药的协同均衡发展。”
自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仅在中医药领域,北京中医医院、东直门医院、广安门医院等知名医院已与河北省近40所中医医院签署合作协议。
与北京中医医院的合作已经是河北燕达医院第四次与京籍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的合作共建。多次合作对燕达医院的发展起到极大促进作用,除带来就诊量、手术量的上升外,同时促进了燕达医院医疗水平的提升。
天坛医院党委书记宋茂民表示,“天坛医院将毫无保留地把脑肿瘤、脑血管病等领域的专业诊疗技术全面注入到燕达医院,带动燕达医院乃至整个燕郊区域的神经内、外科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
与朝阳医院的深度合作则给燕达医院在科研、门诊量、手术量带来了直接变化。按照协议,双方共建期限为20年,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基础上,燕达方面负责医院的资本和运营,朝阳医院负责医疗、教学以及学科建设。协议书签订后,燕达医院即挂牌为“北京朝阳医院医疗联盟燕达医院”。并将逐步落实两地医保和新农合的衔接和即时结算。
据介绍,在与朝阳医院合作半年后,燕达医院的门诊量同比翻了一番,住院量和手术量同比翻了两番。
北京市卫计委主任方来英描述了合作前后的景象,“我见证了燕达医院从一年前的‘冷冷清清’变为‘熙熙攘攘、车水马龙’的发展过程”。
方来英说:“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北京与河北卫生部门进行了紧密的互动合作,确实收获了成果。特别是燕达医院,通过与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天坛医院、首都儿研所、北京中医医院的合作,这里的门诊量、住院量等均有了飞速提高,这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实际进展。”
实际上,与北京有着地缘优势的河北燕达医院能够迅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京津冀医疗协同发展相关政策的出台。
近年来,京津冀卫计委等部门共同签署了《京津冀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合作协议》;三省的疾控部门也签署了《疾控工作合作框架协议》;京津冀将建立统一管理、规范高效的血液调剂制度等。
此外,在2014年北京市医政方面的工作要点、河北省《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当中,均涉及北京市优质医疗资源的疏解和承接政策。
国家卫计委新闻发言人宋树立在2014年11月18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还透露了推动京津冀医疗协同发展的总体思路,即“中心限制、周边发展,综合限制、专科发展,院内限制、外溢发展,单体限制、系统发展”。
对于协同发展的核心问题医保,2014年年中,河北省人社厅披露,河北将主动与京津两地协调,加快推进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开展“畅通医保”专项行动,分级推进医疗保险异地就医费用结算。河北燕达医院作为试点医院也实现了医疗保险的异地结算。
不过,京津冀医疗协同发展也存在医保实时结算的政策障碍,燕达医院感受颇深。
虽地处京东燕郊,燕达医院病人却来自全国各地,,尤其是燕达养护中心90%以上的客户来自北京,但目前无法实现医保实时结算,为患者带来极大不便。
“希望尽快突破医保实时结算的政策瓶颈,尽快给患者带来便利。”白杰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或成“医养结合”新样本
不断有强大的医疗资源注入,在使河北燕达医院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加速了燕达国际健康城的发展。
以燕达养护中心为例,白杰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目前开放的床位800张已‘出租’,养护中心入住率达到90%。”
燕达养护中心是医疗养老健康产业的样本。该养护中心规划设置床位约12000张,由三个组团围合而成。根据入住者身体状态,分别按自理、半自理和非自理设置区域,并按需要分别设置了护理站。居所按家居式和宾馆式建造,根据不同国籍入住者的居住习惯,营造了国际特需区和贵宾养护区,形成具有个性化的中式、日式、欧式、美式等不同风格。
据白杰介绍,养护中心从国外引进康复治疗和生活辅助设备,在医护人员的协助下,可帮助半自理和非自理入住者站立、行走、洗浴、康复训练等;还从国外引进了遥感监测设备,时刻监测高危患者的心脏、呼吸、血压等各项指标的变化。
“当客户身体出现异常时,设在总监控室的遥感监测设备会自动报警,并且在我们这里不需要转诊,发现危重情况直接可以送到燕达医院进行救治。”白杰称。
受各种软硬件条件的吸引,燕达养护中心的客户来自河北、东北、北京等地,其中90%来自北京。
之所以吸引北京客户,缘于燕达养护中心的性价比优势。
“在这里,老人的饮食起居不仅会受到精心照料,而且具有价格优势。一个健康老人在养护中心居住一室厅(66㎡)的房间,价格在4480-4680元/月,而在北京配备相同设施的宾馆式房间(36-42㎡)收费标准平均是7000元/月。”白杰介绍。
刘清泉也表示,对于燕达国际健康城来说,其(zui)大的优势在于“医院+养老院”的医养结合互补型运营模式。这一模式也是北京多家知名养老中心长期经营后的心得,如首都医疗集团旗下英智康复养老机构。
不过,此前燕达养护中心一直备受争议。据悉,该中心是全国投资规模(zui)大的“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在2010年12月试运营,由于前期缺乏专业人员介入,加之养老运营方面的经验不足,开业前三年受到诸多质疑。
燕达实业集团董事长李怀在此前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中称,当时,燕达面临困境的原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民营医疗机构取得医保及医疗定点资格困难、人才引进难,以及社会公众对民营医疗、养老机构的认知存在一定“歧视”。
“另外,我们希望保险公司能开发出一些护理险、养老险等产品,现在,养护中心的风险都是养老机构自己承担。”白杰说。(编辑 陆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