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口流动频繁的今天,异地看病报销难、医疗保险转移接续难一直是令百姓挠头的问题,对在北京工作燕郊居住的百姓来说,这个问题更为凸显。2015年9月19日,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报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针对医保异地结算的问题专程走访燕达医院,探访医保异地结算目前存在的问题及(zui)新进展,以下为报道全文。
在河北燕达医院医保结算大厅内,黄大姐正在向工作人员咨询医保异地安置的事情。
燕达医院工作人员:“您要是不着急我们可以帮您代办。”
黄大姐:“我和我的同事一起,我准备星期一自己去办去…… ”
黄大姐:“燕达作为我两所可以报销的医院里面的一所…”
黄大姐一直在北京工作,退休后长期居住在燕郊。她告诉记者,单位允许员工在燕郊选择两所医院作为医保报销单位,今天来到燕达医院,就是为了把手续办好。
黄大姐:“这要北京市一个异地安置的表,填了以后,我选定的医院医保盖章,还要到三河医保那里盖章,然后交回到我们单位双退办,然后我们就不管了。”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推进,河北燕达医院与北京多家三甲医院的联合共建,医疗保险转移接续的实现,使得异地就医服务障碍加快突破。
在燕达医院成立之初,民营医院无法进入国家医保范围。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利好政策,让燕达医院看到了希望,通过转变经营模式,联合北京的大医院,把自身纳入医保体系的“国家队”当中,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医疗合作的新样本、新模式。但目前,类似黄大姐那样持有北京医保卡的患者申请异地安置,需要看病时先垫付费用,到不同地方盖几个章才算结束,繁琐的环节也带来了许多不便。
北京朝阳医院常驻河北燕达医院医疗副院长卢长林表示:真正的实时对接还需要一段时间要走。任何一个事情的发展肯定都有阵痛,燕达之所以发展,感谢国家政策,就是京津冀协同发展。
➢ 解读京津冀医疗协作的燕达模式
◇ 公立和民营合作
北京朝阳医院和河北燕达医院的合作打破了传统上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的独立经营模式,共同为老百姓提供基本医疗。与此同时,医疗保险转移接续的实现,使得异地就医服务障碍加快突破。
◇ 跨省执业互认
北京的专家医生能够顺利到位于河北燕达医院来行医,在于京冀两地卫生和人力资源部门已就跨省多点执业形成默契:两省医师注册议定互认。
◇ 相对紧密的共建关系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推进,河北燕达医院与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天坛医院、首都儿科研究所、北京中医医院等多家三甲医院的联合共建,对燕达医院的规范化管理,实行以制管理、规范诊疗,提高医疗质量安全和诊疗技术水平,保证医院规范化、科学化发展和运行,真正实现与公立大医院同质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跨省医保定点
2014 年,燕达医院被确定为河北省直属医保、三河市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医保、三河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廊坊市、大厂县医保定点也已协调年内对接并按域内资格报销。为了方便30 万人口在燕郊居住的北京百姓就医,目前,燕达医院已被纳入北京市新农合定点医院。
北京市人社局还发文规定,“参加北京职工和城镇医疗保险的人员,可按照北京市医疗保险异地就医政策在河北省定点医疗机构实现就近就医,并享受北京市医疗保险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