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感觉胃、肠不舒服宁可忍着熬着,也不愿意去做胃、肠镜。绝大多数的回答是担心做胃、肠镜太痛苦,与其这么痛苦,倒不如自己吃点药熬过去。但是胃肠不舒服靠忍、靠盲目吃药是不对的,不但小病会熬成大病,更会耽误恶性疾病的早期发现与治疗。下面让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虽然专业,但在河北燕达医院已应用多时的胶囊内镜技术。
胶囊内镜全称为“智能胶囊消化道内镜系统”,原理是受检者通过口服内置摄像与信号传输装置的智能胶囊,借助消化道蠕动使之在消化道内运动并拍摄图像,医生利用记录仪和专业电脑了解受检者的整个消化道情况,从而对病情做出诊断。
小小的胶囊内镜
燕达医院内镜室一位医生介绍:在临床诊疗中,上消化道(胃、十二指肠)和大肠病变占到了消化道疾病的90%到95%,小肠病变占的比例很少,但小肠病变一旦出现又很难发现,容易遗漏。胶囊内镜主要用于筛查小肠疾病,因为普通的肠镜和胃镜不能筛查小肠,而传统的小肠镜又因为存在穿孔风险和对病患痛苦大、承受力要求高等原因,开展存在诸多限制。所以,如果有患者在排除胃、十二指肠和结肠、大肠的病变以后,还有不明原因的出血或是腹痛,这个时候就可以用胶囊内镜检查小肠,查找病灶。
内镜室医生在电脑上查看患者通过胶囊内镜检查获得的小肠图像
“可别小看了这个胶囊大小的装置,胶囊内的摄像头每秒钟能够拍下3张照片,能够不间断工作12个小时,患者在服下胶囊内镜后的4到8小时内就能将其排出体外,这趟’旅程‘它就能拍下了十几万张的照片,捕捉患者消化道内的图像很到位,为医生诊断提供了精准的依据。有了它之后,小肠疾病的诊断率明显提高了”!该医生一边展示胶囊内镜设备一边这样说。
案例:
今年59岁的王女士因为腹痛、呕血来到燕达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经过检查后发现她肠道梗阻,经过相关治疗后大有缓解,但呕血的情况还是时有发生,她又先后做了肠镜和胃镜,始终未能找到病因。在内镜室医生的专业建议下,王女士决定借助胶囊内镜消除自己顾虑。在医护人员的操作下,提前做了肠道准备的王女士就像平时人们服用胶囊药物一样,吞下一粒“小胶囊”,身上戴上一个记录设备,一段时间过后医生就能通过电脑读取设备上的图像,看到患者消化道的“内景”,发现有无病变。
检查后发现,王女士病灶在小肠内,庆幸的是没有出现糜烂等情况,一般的保守治疗就可以解决问题,通过几天的药物治疗目前王女士的病情已大为好转,这让她和家人长舒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