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随着经济发展和医学技术的进步,终末期肾脏病患者得以依赖血液净化长期存活。然而,如果血管通路出现并发症,这不但会影响透析效果,严重时甚至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如何建立一个功能良好的血管通路、维护和处理并发症是血液透析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44岁的李女士因肾功能不全在医院进行血液透析多年,其右前臂自体动静脉瘘(AVF)也有3年。可在最近的透析治疗时,护士发现她的右前臂动静脉瘘震颤消失,透析室立即对李女士的内瘘进行了超声检查,发现了症结所在:她的动静脉瘘口严重狭窄,近乎闭塞,静脉端血栓形成。透析室医生采用手揉搓溶栓等保守治疗后但仍无法透析。
“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考虑到李女士内瘘吻合口内膜增生严重,继发血栓形成,为了维持生命体征需要立刻插临时透析管,随后重建动静脉瘘。但李女士对此十分抗拒,血透室白宝亮医生紧急联系血管外科,阐述了患者病情,并希望保住原有通路。血管外科侯国峰副主任在为李女士全面查体后,综合考虑了她的病情及需求,选择了血管造影(DSA)下行介入治疗。
随后,李女士被送进了专用手术室,进行介入下吻合口球囊扩张+吸栓术。术中,侯国峰副主任精确的将导丝通过吻合口,经过药物涂层球囊多次扩张成功打通了闭塞血管,并应用吸栓导管吸出大量血栓,手术成功。让人没想到的是,术后6小时,李女士出现了扩张通路继发血栓,血管外科立即为她进行了急诊取栓,经过努力李女士血管通路再次恢复畅通。术后第二天,李女士便康复回家了。
据介绍,透析通路一直被称为是透析患者的生命线,但长期透析、反复穿刺,极易造成患者血管资源耗竭,大大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限。解除内瘘狭窄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外科手术,重建血管吻合。这种方法术后需要暂停内瘘使用,并插临时透析管过渡,更为重要的是造成患者宝贵血管资源丢失,给患者带来诸多不便。另一种方法是在DSA引导下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此种方法避免了血管资源的丢失,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新兴的药物球囊与普通球囊相比,更是提高了畅通率,有效延长了维持时间,为广大透析患者带来了福音。
血管外科李涛壮供稿、融媒体中心编辑
2021年9月(燕21总第1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