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儿婴出生时应是怀孕39周,体重2500-4000克左右。日前,一名孕期28周,出生体重仅1030g的外籍早产女婴,在燕达医院儿科诊疗中心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科学喂养和悉心呵护下,终于顺利出院。
小福根出院了
身体如成人手掌大小 四肢像成人手指
刚刚来到儿科的小福根
“‘福根’是我们大夫和护士对这名早产儿的昵称,取幸福永远伴随之意。”儿科护士长时培英如是说。就这样,还未睁开眼晴看到世界的外籍女婴,拥有了一个凝聚了众多祝福、又如此“中国”的名字。
‘小福根’出生时的孕期只有28周,出生体重仅有1030克,身体约有成人手掌大小,四肢就像成人的手指头,出生时哭声低弱,呼吸急促……刚转到儿科时的小福根,就如同一支在风雨中飘摇的蜡烛,柔弱、无助,生命之光随时都有熄灭的危险。
小福根的胳臂如成人手指粗细
面对如此弱小、脆弱的“手掌宝宝”,医护人员必须帮她闯过呼吸关、体温关、喂养关、感染关等等,这不仅要求医生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同时对护士们的护理、监测等工作也要求十分高。同时,由于小福根家庭的外籍身份,燕达医院医务部还专门派出一名英语熟练的工作人员协助沟通,帮助家属能够准确、及时地知晓孩子病情的实施进展情况。
精心照料事无巨细 过关斩将一路护航
过早离开妈妈子宫的小福根,很显然还没有准备好。
皮肤薄弱极易被感染;无吸吮反射喂养成难题;在比头发丝粗不了多少的血管中扎针输液…….一项项的工作统统变为了挑战,且不容许有任何疏漏或差错。
面对如此挑战,儿科在深夜时间为小福根开辟了绿色通道,高凤英主任也于时间赶到医院为小福根评估病情:指导抢救,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入暖箱保暖、静脉补液、各项检验检查等各项救治工作有条不紊,时刻监测着小福根的病情变化。同时儿科护长时培英的带领护理团队成立了专项护理小组,日夜守护。
为小福根建立静脉通道成为一大难题
建立静脉通路,完成!救治开始后,“小福根”的吸吮力几乎为零,必须时间建立静脉通路,但面对只有手掌大小的早产儿,血管脆弱细小,时培英护士长当仁不让,运用扎实的专业技术迅速建立起了静脉通路,保障了患儿早期的静脉营养。由于患儿过小,静脉液路不能24小时以上,无论昼夜,只要患儿需要,时培英护士长都会立刻出现。
肠外营养+肠外营养,顺利!考虑到患儿需要长期静脉营养,儿科联合药剂科用(zui)短的时间将所需药物配备到位。由于没有相关经验可循,医护人员积极查询相关资料,并向合作医院首都儿科研究所的专家咨询营养方案,(zui)终确定出适合“小福根”的静脉营养方案,并循序渐进地为她增加静脉营养。此外,为尽快建立起肠内营养,责任护士刘娜通过每两小时一次的棉签刺激,用时两天终于将“小福根”的吸吮发射引出,之后在医生、护士每两小时一次的定时定量严格喂养下,在肠外营养辅助肠内营养下,“小福根”逐渐适应了外界环境,体重快速增长。
贫血关、排便关…….逐一解决!随着治疗的深入,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接踵而至,儿科的医护人员就像消灭敌人一样全力去解决掉它们。治疗中,“小福根”出现了贫血,并且比严重,对于为如此小的早产儿输血,大夫护士们心里都没底,且没有先例。儿科医护人员全体动员,联络咨询各方专家,查找相关资料指定出(zui)终的治疗方案,治疗效果也非常理想。再后来,“小福根”一连两天没有排便,医护人员和家属都担心她患上了早产新生儿极易发生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医护人员每天不下十几次的到病房观察,查看“小福根”肠胃蠕动情况,腹胀有没有严重。两天后,“小福根”终于排出了大便,大家那颗始终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下了。
燕达儿科——用专业和汗水换来美满家庭
在医护人员的呵护下小福根健康成长
“小福根今天可以慢慢地进食了,我们为小福根进行微量喂养”;“小福根发出了声啼哭”……护士们写下的几十页的护理记录单记录着小福根转危为安的全过程,点滴进步和细微变化都牵动着儿科每一位医护人员的心。
“小福根”似乎感受到了医护人员不懈的努力,她逐渐脱离了呼吸机实现完全自主呼吸,逐渐降低了静脉营养的依赖,吃奶量越来越大,体重也迅速增长。小福根的父母看到自己的宝宝日渐健康成长,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重新回到妈妈的怀抱,在父母充满爱意的凝视下,小福根安静地睡着了。
图、文/燕达医院儿科
编辑/宣传中心